各位连锁餐饮品牌的老板们注意了!这里是“只比你懂一点儿”的课代表小拼同学,只讲老板听得懂的连锁餐饮行业干货,快来抄作业吧!
“连锁餐饮标准化”仿佛是魔咒,每一个餐饮企业运营过程中都逃不过这个话题。不管是大型连锁企业,还是小而美的单店,都会走向标准化,即使是一人掌勺的小吃摊,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也会不自觉地形成一套自有的加工模式。
那么在标准化的过程中,这4个问题,你一定都遇到过:
一、标准化讲究先来后到?
首先要审视自己的餐企定位,和西餐法相比,中餐是不容易标准化的,它的标准化不在于一个简单的操作流程,而是一个更复杂的结构,不仅是原料的进货及加热时长,还涉及到人工的稳定性。
假如是火锅品牌,火锅赛道已经是中餐里面标准化程度比较高,也即是被实践证明在产品标准化上容易执行的品类。如果你并不是这样的品牌,你应该对你的品牌做出一个评估,应该从供应链的哪一步进行标准化入手,而在“用人”的环节,标准化的环节就应该出现在培训方式上,如何通过相对模块化。
二、标准化就是一条路走到黑?
一般来说,标准化是一个递进的步骤。
还是拿火锅品牌做比方,在刚刚进入标准化建立的阶段,火锅品牌自然是先从锅底入手,进行底料一体化,再到工序的更迭。但在标准化的迭代过程中,思考的维度并不止这一种,其他细分赛道的餐企需要在上一个要点里提到的寻找产品标准化的切入点的步骤,打破原料标准化的线性思维,从加盟门店的人员管理、营销物料等方向着手标准化迭代也是一种方式,它需要的很可能是来自于不同领域的专家顾问、例如品牌代运营的助力。
三、没有体验的标准化就像无根的野草
标准化的终点站是消费体验,而不是技术和效率上的军备竞赛,只有它才能将品牌的标准化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一般品牌总是先实行产品标准化,再考虑服务标准化,这个实行标准化的先后顺序很容易让两者之间脱节。门店的产品如何和服务对接,也应属于标准化的框架内,它是产品标准化的重要外延,直接通向顾客综合的消费体验。
四、以人为本是标准化的重要思想
标准化是一种绝对的状态,操作标准化的是人,而管理人最好的方式,是标准的系统机制。
要想使品牌上下标准化都达到机器一般的完美无缺,需要用更为先进的工具来辅助或督导人工,科学数据先行,人工执行为辅,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品牌的标准化。
好的餐饮连锁标准化之路,离不开辛勤的付出,在各方面多留心多思考,才能尽量避过餐饮连锁标准化中的坑,更优更好地实现品牌的标准化,成功便不会离你太远!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115-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