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引入台湾当时流行的电磁炉来加热火锅,在就餐方式上借鉴当时东南亚兴起的“一人食”潮流,将二者融合在北京开出了第一家店。
在2003年非典期间,呷哺呷哺以“一人一锅”的火锅新模式以及高性价比的精准定位迅速敲开火锅市场。
提到呷哺呷哺,我们可能想到的就是物美价廉的食材。但其实,呷哺呷哺的牛羊肉和海底捞的供应商一样!那呷哺呷哺是凭什么,将客单价降到50元以下(海底捞是100元+)的?
创始人贺光启将之前珠宝业标准化的生产程序搬到了火锅行业,打造标准化的火锅食材产业链。从生产、运输到消费整套环节,都是实时由呷哺呷哺IT系统监控并记录数据,并定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来调整某个环节,以实现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而这套系统内部,涉及到400多个节点,细化程度不亚于麦当劳的内部系统,是其经过多年探索形成的品牌护城河。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成本一般分为食材、人工、租金三大部分。
▶ 例如呷哺呷哺,它的食材成本主要是牛羊肉,占到总成本的40%左右。由于采购量大,呷哺呷哺能以较低的价格采购牛羊肉,并跟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协议,来对冲肉价波动的风险。
▶ 人工成本上,借助数字化IT系统,呷哺呷哺一直将这一块控制在总成本的20%上下,较其他餐饮企业明显要低。
▶ 租金成本上,呷哺呷哺利用自带人气的优势,在开新店时能享受商场长期的租金优惠合约。此举能部分对冲日益高涨的租金,当然了,其名气是依赖于多年以来的市场深耕。
所以,如果你看到某家呷哺呷哺门店生意火爆,就想在附近开一家同样的火锅店,你很可能会失败,因为你缺少了门店背后那套支撑的体系。
那么餐饮创业小白,可以从大佬们身上学到哪些呢?主要是以下两点:
▶ 搭建或接入供应链。在我国,餐饮供应链主要包括产地源头直供模式、批发市场自采模式、第三方专业服务模式等三种服务模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服务模式,目的都是直接降低采购成本。
▶ 引入数字化系统。假如能够把点餐收银、后厨制作和采购配送等都通过管理系统软件来连结,势必会降低很多管理压力,减少人力支出的同时,还能降低出错的概率。
尽管“一人食快餐火锅”的定位幸运地搭了历史进程的便车,但定位对了并不必然意味着成功。呷哺呷哺真正的成功之道,是做到了标准化和专业化的企业管理,这也是餐饮小白们学习的重点。
拼拼云,专业的连锁餐饮saas系统,帮助想从100拓张到1000、10000规模的连锁餐饮品牌们,实现数字化、专业化管理!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115-3431